厕所,自古至今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厕所模式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自小生活在农村,从明事理伊始,亲眼目睹农村厕所(下文简称“农厕”)沿改,至今25年有余。

露天农厕,不怕太阳怕雨雪

我家原本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张家山,因常年干旱家境贫穷,1989年春末随父母迁移到张掖市高台县黑泉乡,移居新地,无亲无故,暂居当地大户人家,靠生产队接济生活过渡了一年。第二年,在村委会带头帮助下,平了一块盐碱地,盖了房屋。随后我们搬迁新居,空旷的院子修建了两间屋子,父亲将一间用来住宿,一间囤积五谷杂粮。记忆中,父亲在树林收拢一些枯枝,编制成围墙框了一个简易的后院,以备储养家畜。在后院旮旯角落铲除杂草,父亲用葵花杆和玉米杆做围挡搭了一处露天的茅厕。自此,我们一家四口人总算有了一个简陋完整的新居,在此吃喝拉撒开启新的生活。

儿时回忆,上厕所方便最担心巧遇雨雪天,露天茅厕行小便是件易事,大便则要披着塑料袋折叠的斗笠去茅厕方便,半个屁股侧漏在外,任凭风和雨水吹打,湿漉漉的雨水滴在屁股上,那种感觉甚是让人难耐。奢望有一处避风不淋雨的茅厕,成了我当下梦寐以求的一厢夙愿!

这个愿望终于在我初入幼儿园的时候,得以实现。在学校的公厕解手确实比家里的茅厕方便很多,不但干净而且不怕雨雪和太阳晒。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和妹妹回家之后强烈要求父亲重新修建家里的茅厕,父亲慢慢地动了恻隐之心,将重新修建农厕的计划提上了“日程”。不几天,父亲把家庭露天农厕的围挡用土块修砌,在顶棚错落有致的铺了芦苇和麦草,搭建成了封闭式的农厕,防风避雨雪。印象中,这是家庭农厕第一次改革。

封闭农厕,不怕雪雨怕蚊蝇

盛夏三伏,骄阳炙烤大地,正值午后,知了“吱吱”叫个不停,各类蚊蝇也随着炎炎夏日酷热的天气开始躁动起来,在臭味熊天、阴暗清凉的地方定能寻见它们四处萤飞、择机觅食的足迹,农厕成了它们热衷向往和久居不散的卵床。倘若此时去农厕方便,免不了被可恶的苍蝇祸乱了你解手的兴致和一片大好心情,如不留神,驱赶蚊蝇,他们会肆无忌惮的飞落在你的身上,令人作呕的情形更是溢于言表。

傍晚时分,艳阳落下,晚霞渐渐映满天际,苍蝇渐渐退出了肮脏的卵床,结伴成群的蚊子如同阅兵方阵铺天盖地奔来,像极了饥肠辘辘的婴儿。倘若此时你去农厕方便,那一群蚊子堪比针尖的长嘴径直扎在裸露的肌肤,吸允血液,等你察觉有瘙痒或者坠痛之感,他们已经吸食果腹,准备开始垫着红红的大肚子摇摇欲坠般离去,顿然发现解手方便时,被蚊子叮咬过得地方开始出现红肿或者浮出大包,让你无处解恨。

夏日里,在农村这种蚊蝇乱飞的现象甚是普遍,不但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是拓宽各类疾病的传播途径,这正是封闭式农厕衍生出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儿。幸运的是,不几年国家卫生部开始重点关注农村厕改。

农厕改革,净化环境造福百姓

2009年初,我在县城读高中,听闻父亲拉起家常,近日忙于农村改厕和修建沼气池。令我十分好奇,让父亲道清缘由:原来是国家出台了《农村改厕管理办法(试行)》和《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等一系列的政策,在农村大力强行推动厕改,而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具体、全面、系统的阐述,加快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成了时下国家建设大计。农村无害化厕改配套设施材料费,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政府按照补贴标准为农户统一购买发放,农户只出劳力和填补少量资金按照相关技术规范修建农厕即可。这一系列的伟大举措,于农民而言,无不让人拍手称快叫绝。

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资金3000万元,每个户厕补助500元,12月底以前我家率先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沼气池的修建任务。新修建的农厕四周用混凝土砖瓦堆砌而成,并布设透风窗,厕顶由混凝土预制块无缝拼接而筑,留有泄水孔。由于甘肃地区干旱少雨,选择的是粪尿分集式厕所模式,即蹲便器具分设有大小便两个通道,大便通过管道经水冲刷进入修建的沼气池储罐,发酵再造沼气二次利用;小便直接通过管道流入沼气池储罐,亦可单独泄外。

梦里再见故乡,农厕旧貌换新颜

依稀在梦里,我踏着残阳,再回家乡,站在田园高高的陇上,放眼瞭望:拔地而起的农厕胜过一排排整齐的大白杨,坐落在每家每户的后院,耀眼夺目。过去弥漫在田间地头的袅袅炊烟早已寻不见踪影,但每家每户已是溢满饭菜飘香,或许那就是粪便化解池的甲烷正在发酵火热的能量,即烹饪了可口的饭菜也照亮了乡村文明整洁的新风尚。

农厕沿改轶事多

2019-01-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