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较大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案解析
- 一、前言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
- 二、案例背景
- 1.案例点:合肥市长临河镇潜溪河组、平浒组
- 2.案例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要持久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片章。合肥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战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该项目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内,为环巢湖500m以内较大自然村庄,被选为人居环境提升的试点村。
- 3.案例要求: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呈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全新面貌。
4.主要任务:①农村卫生改厕、生活污水治理
②村容村貌提升建设
5.指导思想:因地制宜 资源利用 除脏去污 留住文化
- 三、案例分析
- 1.改治思路:
①推进农村容貌提升,挺高农村绿化率,充分利用周边空闲地,打造“小果园、小花园、小广场、小停车场”,全面清理墙体、电线杆乱涂乱画、家畜散养、街边圈养等问题。
②重点关注污水改造问题,改变当前农村污水随意排放的现状,本着“就地、就近、就农”的原则,采用“分散化、生态化、资源化”的方式进行污水整体改造。
③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护原有文化,农村要留得住乡愁,必须振兴乡土文化,只有重视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2.案例分析:肥东县长临河镇因青阳山北麓之水经长宁寺注入巢湖,谓之长宁河,地因河得名,又濒巢湖,遂更名为长临河,自新石器时期起,就有先人耕作于此,是历史古镇,因此我们在进行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时,想要保留乡村文化,对现有文化进行创造性继承和保护,让真正有历史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
同时因它位于巢湖流域二级保护区内,未来防止巢湖水源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水质达标。但整治之前村庄排水体制为雨污混排,排水设施尚不完善,居民生活污水中洗浴用水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村庄水塘富营养化严重,水质情况较差。我们根据实地勘测,因地制宜,决定对本项目采用集中式处理与分散式处理相结合的模式,有条件的居民厕所污水可采用就地资源化利用(五小园浇灌);集中式处理以生态处理工艺(预处理+人工湿地+氧化塘)为主,处理达标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用于农田灌溉;分散式处理以一体化净化槽处理工艺为主,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环巢湖排放标准。
3.技术难点:村容村貌的提升见效快、效果易见,难点还是在污水处理上,农村普遍存在常驻人口不多,住户比较分散,收水困难等问题,如果走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铺设管网,建立处理站,那样投资大、维护困难且利用率低。为避免做无用功,我们在改建之前需要实地走访,因地制宜,多种解决方法齐头并进,真正解决污水难题。
4.污水处理方式:分散式生物处理、分散式生物生态处理、庭院式污水处理
5.技术介绍:
①集中式处理:主要采用预处理(沉砂、调节、厌氧池)+人工湿地+氧化塘;工艺流程:生活污水分户收集后自流进入,首先经过格栅前井,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状和纤维状等其他杂质,格栅井所拦截的栅渣定期人工清除转运。然后流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并经过厌氧反应,初步降解有机物,然后通过潜污泵将生活污水提升进入两级人工湿地进行反应,经过植物根系的多种微生物吸收分解,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成小分子,从而降低部分污染指标;随后污水自流进入氧化塘,经过水生动植物的进一步吸收分解,进一步对水中杂质的去除,使水质得到更好的净化,出水达标排放。
人工湿地工作原理示意图
②分散式处理:主要采用一体化净化槽(A²/O法(厌氧-缺氧-好氧)+沉淀+消毒)处理工艺。工艺流程:生活污水分户收集自流进入一体化净化槽,一体化净化槽内由多个隔舱板分隔成缺氧区、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和消毒区。污水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硝化、反硝化、除磷等活动,出水经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净化槽工作原理示意图
四、具体改造措施
1.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
①空地清杂整地,合理规划,修建村庄小广场、健身场所、停车位以及景观小节点等;
②废旧房屋清杂拆除,并结合现状合理利用,例如增设文化墙绘,营造景观小环境等,同时入村路侧还可以增设标识标牌等;
③无用杂物清除运走,有用资源合理整合再利用,例如多余的陶罐、砖块或瓦片回收用于装饰景观节点、铺设巷道,改善村庄景观环境,提升景观形象,打造特色景观品牌;
④道路整治,将村内使用率较高的道路予以硬化,完善道路系统,方便出行;将主要的次要道路进行硬化,改善原有道路系统,方便出行,同时还能提高村内部景观形象以及安全性。
环境提升前
环境提升后
2.旱厕改造、雨水工程,污水一体化处理
①将村内废旧旱厕或露天粪坑拆除,通过三瓮式化粪桶安装,改造厕屋方式,厕所(包括村内公厕)粪污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②现有且可利用的雨水沟清杂整理持续利用;路侧增设雨水明沟或盖板沟或过路管涵,完善雨水排水系统,综合整治村庄内部环境;科学合理规划雨水沟,局部有影响的雨水沟合理改线,整合完善雨水系统。
③将黑、灰水分开收集,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处理方式,通过分散式生物生态处理、分散式生物处理、庭院式污水处理相结合,将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就近就农,实现资源化再利用,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整治前农村污水状况
整治后农村污水现状
3.文化保留,充实古村文化内涵
①进行文化墙绘,以“怀古幽情,宜居振湖”为主题,整体场景以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悠久历史文化遗迹、农耕劳作场景、村民恬静自得的生活状态、儿 童与动物追逐嬉戏等场景组合成一幅现代乡居生活的美丽图卷。同时利用画中画描绘展现太平天国时期淮军演练场景,留下回溯历史的空间。
②保留历史老物件,利用村内现有陶瓦罐、木桶、石盘石磨以及枯树庄等废旧物品改造利用营造景观小品,展现人文文化。
五、公司介绍、团队介绍
安徽中科艾瑞智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有先进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科学严谨、技术过硬,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是安徽高成长种子企业、合肥市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常年聘任的技术顾问达 100 余人,并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安徽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合肥学院等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出多项适用于农村污水 处理的创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并率先提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系统解决 方案,针对不同的地区特点从规划设计、设备供应、工程建设到运维管理,提供“一站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